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3月11号在马尼拉国际机场,被警方依据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拘捕,原因是杜特尔特担任总统期间,曾实施全国反毒品行动期间,涉嫌犯下危害人类罪。
但是这项指控杜特尔特自己是否认的,且菲律宾已经在2019年退出国际刑事法院,按理说国际刑事法院已经不具备对菲律宾的司法管辖权,自然也就无权抓捕,也就是说,杜特尔特被拘捕的真正原因,可能还是菲律宾政治斗争的延续,只不过被小马科斯抓住了这个机会,利用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顺势逮捕了杜特尔特。
杜特尔特显然也清楚这一点,难怪在明知自己可能被逮捕的情况下,特地去香港办演讲,大概率是因为小马科斯可能会对他的演讲信息进行封锁,但是他又确实有信息需要扩散,比如杜特尔特在演讲过程中的声明,声称自己已经做好被逮捕的准备,但是否认国际刑事法院对他的指控。
另外综合菲律宾民调机构的相关数据,杜特尔特2022年6月30号卸任时,仍然还有75%的满意率以及69%的信任率,任期内的民意支持率,更是平均维持在50%以上,同时也是菲律宾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以来最受拥戴的总统。
这也就意味着杜特尔特9号在香港的演讲,可就不仅仅只是演讲那么简单了,实则有可能是为了唤醒菲律宾民众对他的支持,甚至有可能是动员,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相当于菲律宾这一轮政治斗争,即将步入利用民意对抗的最后阶段,存在爆发大规模抗议的可能,如果抗议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还有可能爆发内战。
菲律宾反毒运动
由于菲律宾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东南亚毒品走私的关键通道,所以一直以来,菲律宾的毒品走私和贩卖活动,相对来说较为猖獗,而且毒品种类多样,大麻、冰毒、摇头丸等一应俱全,更是因为毒品种类的多样,几乎覆盖了菲律宾的所有年龄段,同时也覆盖了菲律宾的各个社会阶层,从年轻人到中年人再到老年人,从贫困人群到中产阶级,再到高层精英人群,同样是一应俱全,覆盖范围极为广泛。
综合菲律宾国家警察毒品执行小组的相关说法,截止2019年,菲律宾每周仅冰毒的销售额,就能达到250亿披索,可见菲律宾毒品消费市场的庞大,之前2002年,甚至有报道声称,菲律宾境内近10%的人口,也就是超800万人,受到毒品影响。
另外综合菲律宾官方信息,截止2016年5月,菲律宾全国吸毒人口近370万,就算经过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反毒运动,截止2025年2月,菲律宾全国吸毒人口,仍然还有近180万。
基于这个背景,加上1986年菲律宾爆发人民力量革命以后,杜特尔特就被任命为达沃市的代理市长,正式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之后1988年转正以后,除了1998年到2001年, 因菲律宾宪法规定连任不可超过三届,所以这三年杜特尔特并未担任达沃市市长,而是当选了代表达沃市第一区的众议员,而后一直到2015年,杜特尔特一直都是达沃市长,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稳定的长达二十多年的市长生涯,加上杜特尔特治理城市的手段,向来以铁腕手段而著称。
所以也使得达沃市的治安,获得了相对较为明显的改善,更是于2015年,获得世界第九大安全城市的称号。
同时也让杜特尔特,对毒品的危害,有了一个极为深刻的认知,认为毒品问题严重威胁菲律宾的社会安全与稳定,并导致菲律宾面临犯罪率上升,家庭破裂等诸多严重问题,已经成为菲律宾社会的祸根,让菲律宾民众长期生活在恐惧和不安当中。
并以此为理念,参选菲律宾总统,然后顺利于2016年5月当选,获得选票1660多万张。
同年6月,杜特尔特宣誓就职以后,更是直接就启动了“托坎行动”,赋予菲律宾警方在禁毒行动中的特殊权利以及豁免权,允许警方对涉毒人员采取强硬措施。
同时还发动群众参与,鼓励民众举报涉毒人员,甚至鼓励警察、民兵、市民参与对疑似涉毒人员的围攻乃至缉杀行动,声称民众若击毙毒贩,不仅无法律责任,还可获得高额赏金。
结果就是菲律宾警方在杜特尔特的领导下,自2016年7月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超20多万次的禁毒行动,针对毒品交易场所、吸毒窝点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和打击。
有数据显示,菲律宾这场反毒运动,虽然并未完全清除毒品对菲律宾的负面影响,但确实有效遏制了菲律宾的毒品泛滥程度,社会治安也有了一定的好转,一度导致近70万名毒贩为了自保而选择自首,菲律宾各大监狱的门口,更是排满了自首的毒贩。
杜特尔特被捕
但同时也造成了近6600多人的死亡。所以有人权组织声称,杜特尔特的反毒运动存在大量的法外处决,警察和不明身份人员可能未经正当法律程序,就对涉毒嫌疑人进行杀害,甚至还存在一些无辜平民被误杀的情况。
正是因为这个争议,2017年4月,律师裘德·萨比奥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交了一份针对杜特尔特以及11名官员的诉状,要求杜特尔特对其在担任总统期间以及担任达沃市市长期间所发生的法外处决负责。
由于2011年8月23号,菲律宾就已经签署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这也就意味着菲律宾也在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之内。
自然而然,杜特尔特也就必须接受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巧的是之前2016年,联合国针对非洲国家布隆迪局势成立人权调查组,指责布隆迪政治危机过程中,存在大规模的侵犯人权行为。
这个指控布隆迪肯定不能认呀,所以干脆在国民议会投票通过了相关法案,直接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也因此成为第一个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的国家。
正如布隆迪司法部长的说法,布隆迪曾自愿加入国际刑事法院,现在也自愿退出,然后顺势取消了同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合作,并宣布三名联合国人权调查员为不受欢迎的人。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上当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不会配合国际刑事法院对美军在阿富汗涉嫌滥用职权以及酷刑、虐待等指控的调查,同时还曾表示支持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所以为杜特尔特提供了一个规避调查的新思路。
出于预防刑事迫害的考虑,杜特尔特于2018年3月14号,宣布菲律宾将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立即生效。
当然,正式生效的时间,其实是2019年3月,毕竟要走程序吗。
那么按理说,菲律宾既然已经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也就不再属于其司法管辖范围,同时也就无权针对杜特尔特进行调查,哪怕国际刑事法院仍然坚持对杜特尔特任期内的行为进行调查,可实则只要菲律宾不认,那么自然也就无权逮捕杜特尔特。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菲律宾现任政府小马科斯,在菲律宾尚未重新加入国际刑事法院的背景下,表示尊重并配合国际刑事法院的红色通缉令,甚至于为了抓捕杜特尔特,还专门让菲律宾国家警察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部署了至少七千名警力,生怕杜特尔特给跑了。
结果就是我们开头所看到的,杜特尔特在香港举行了公开演讲,回国后被捕,菲律宾总统办公室也在3月11号发表声明,确认了杜特尔特已经被拘留,且接受了医疗检查,身体状况良好。
明摆着,小马科斯政府之所以抓捕杜特尔特,明面上是为了配合国际刑事法院,但实则却有可能是因为政治斗争,只是借着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做文章,仅此而已。
不过这就要从菲律宾两大政治家族的渊源开始说起了。
家族斗争
杜特尔特2022年6月30号的卸任,并不是因为输了选举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而是因为菲律宾宪法规定,总统任期只能担任一届,否则杜特尔特怎么着也不可能一边是菲律宾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以来最受拥戴的总统,一边又无法连任。
再加上杜特尔特之女萨拉的政治生涯,明显还不怎么成熟,起码没有当时的候选人小马科斯成熟,再怎么说,2016年,小马科斯就已经和菲律宾前参议院议员米利亚姆·桑迪雅各搭档,参选副总统,虽然最后以微弱差距,败给了菲律宾自由党推出的候选人,但是2021年,小马科斯宣布其将在菲律宾联邦党领导下参加2022年大选以后,还是收获了不小的反响。
一直在总统调查中保持大幅领先,更是菲律宾1999年以来,第一位在民意调查中获得超50%支持率的总统候选人。
加上当时的小马科斯,曾明确表示,如果他能胜选,将继承度特尔特的主要政策,比如将原本一边倒的对美政策,逐渐转向独立自主。再比如杜特尔特还曾公开抨击美国干涉内政,表态拒绝美国在扫毒问题上的指责,并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军事合作等等。
所以杜特尔特这才决定,让萨拉跟小马科斯成为竞选搭档,参选菲律宾的副总统,同时对小马科斯的政治立场表示支持,帮助小马科斯顺利赢得2022年菲律宾总统大选。
但是没曾想,或者说,杜特尔特其实也想到了,只是没办法,小马科斯上任不到一年,外交政策就变了,一改之前的反美态度,小马科斯自己,更是成了美国总统的座上宾。
金年会体育然后就是2023年1月,小马科斯宣布美国将获得菲律宾另外四个军事基地的使用权,并在同年4月,跟美国进行了两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事演习。
意思就是说,小马科斯大选之前的承诺,不但成了空话,而且还重新回到了一边倒的对美政策,菲律宾杜特尔特家族和马科斯家族之间的合作,也因此埋下了间隙,开始在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直到2023年11月,小马科斯终究还是下定决心,要对杜特尔特家族动手了,指控菲律宾副总统萨拉,未经国会授权,动用了副总统办公室的巨额机密资金。
然后就是2024年6月,萨拉突然对外宣布,自己将不再担任教育部长职务,同时辞去了小马科斯内阁成员的职务,以及菲律宾反叛乱工作组的相关职务,只保留了副总统职务。
相信大家不难看出,小马科斯针对杜特尔特家族的决心,其实还是相当大的,而且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利用自己手上的公权力,将萨拉逐出了自己的权利核心。
这还不算完,将萨拉逐出权利核心以后,又开始针对萨拉的幕僚长、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动手,同时还调离了自2007年,就长期负责保护萨拉的安保人员。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菲律宾两大政治家族的斗争,也得以迅速激化,而且很快就发展到了一个势不两立的阶段。
比如2024年11月23号,萨拉公开表示已经提前找好了杀手,如果自己遇害,那么杀手便会针对现任总统小马科斯、第一夫人以及菲律宾国会议长。
也正是因为萨拉的相关言论,开始有民间团体,不断的对国会提交弹劾动议,要求弹劾副总统萨拉,想都不用想,大概率跟小马科斯有关。
发展到这个时候,距离小马科斯指控萨拉,跟杜特尔特家族正式决裂,满打满算,也就一年的时间。
杜特尔特影响力
但是由于杜特尔特家族的影响力,不光体现在政治层面,同时还体现在菲律宾民间。二十多年的达沃市市长,可不是白当的。
比如当地时间2025年1月13号,也就是正式进入中期选举阶段的第二天,菲律宾一个宗教团体,直接就聚集了约180万人,反对弹劾萨拉。
然后我们再看,菲律宾的民调数据,截止2024年6月,小马科斯的支持率和信任度分别为53%和52%,看起来还是挺高的,但是副总统萨拉的支持率和信任度,则分别为69%,以及71%。这还是萨拉辞去内阁职务之后的数据。
所以哪怕菲律宾总统,手握重权,而且不光是否决权,同时还有预算提议权,简单来说,就是小马科斯,掌握一票否决权的同时,还拥有分配政府资金的权利。
也完全可以通过这个权利,让菲律宾国会的那些政党,不得不看小马科斯的脸色行事,说白了,菲律宾国会那些政党,多数时候并不存在明确的左或者右的政治立场。
他们的立场,主要还是向领导人看齐,领导人是什么立场,他们大概率就是什么立场。
这也是菲律宾的政治体系,多年来一直在一些政治家族之间来回流转的主要原因。
但与此同时,菲律宾的选举制度,又是选民直选,所以也就导致菲律宾的政治体系,无论总统手上的权利再大,或者政治家族的政治影响力再大,如果没有足够的选民支持,同样白搭。
那么也就相当于,小马科斯虽然通过手上的公权力,架空了萨拉,但是对杜特尔特家族来讲,哪怕在菲律宾国会没有一个席位,但只要能继续维持其政治家族,在菲律宾民间的影响力,只要能够在民间获得足够的选票和支持,那么就可以保证其持续的拥有足够的政治权利。
这才是菲律宾杜特尔特家族真正的影响力,而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某一个职位,或者某一项权利。
这可能也是小马科斯之前阻止弹劾萨拉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是如他所说,只是在浪费时间,就算弹劾成功了,实则也没啥明确意义,限制的无非也就萨拉一个人,但杜特尔特家族目前真正的核心,其实还是杜特尔特自己,另一方面,继续弹劾,也只会更进一步的激化矛盾。以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民间的影响力和支持率,如果真的走向了极端,反而有可能对小马科斯不利。
小马科斯的办法
所以到头来,如果小马科斯真的想要获得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单纯的通过目前手上的公权力,通过对萨拉手上权利的限制,以及对杜特尔特家族政治权利的针对,肯定是不够的。
顶多也就是在总统任期内,对其家族权利进行限制,可一旦小马科斯任期结束,势必就有可能再次回归原点,终究还是要考虑老牌政治家族在民间的影响力,而这一点,刚好是小马科斯目前所不具备的。
所以对小马科斯来说,如果想要真正获得这场斗争的胜利,目前来说,相对较为有效的办法,也就只剩下了一个。
也就是小马科斯,能在任期之内,通过合法的手段将杜特尔特家族搞垮,而且必须是以合法的手段,针对杜特尔特本人,毕竟其家族的核心,目前来说,也还是杜特尔特本人。
否则就算搞垮了杜特尔特,但萨拉还在呀,以杜特尔特家族在民间的影响力,如果其真的因为不正当竞争手段而出了问题,那个结果,小马科斯还真不一定就能扛得住。
但是杜特尔特早在2022年就已经卸任了,平时也比较低调,根本就抓不到什么把柄,目前能看到的唯一的问题,可能也就是国际刑事法院针对杜特尔特禁毒运动的相关调查。
这可能也是国际刑事法院签发了针对杜特尔特的逮捕令以后,小马科斯明确表示尊重并配合国际刑事法院红色通缉令的主要原因,甚至于为了抓捕杜特尔特,还夸张的部署了近七千名警力,可想而知,小马科斯自己其实也是很着急的,他也清楚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可就不一定还会有同样的机会了。
但就像前面说的,2019年,菲律宾就已经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也就不再属于其司法管辖范围,虽然小马科斯曾在2023年表示,正在考虑重新加入国际刑事法院。
但终究还没有加入。
所以对小马科斯来说,虽然此次借着国际刑事法院的判决,强行拘捕了杜特尔特,但其程序的合法性,实则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也依然有可能导致更多问题的出现,毕竟杜特尔特想要对外传达的消息,也趁着还没被逮捕的时候,传递了出去。
所以就像我开头说的, 菲律宾两大政治家族的斗争,可能即将步入利用民意对抗的最后阶段,存在爆发大规模抗议的可能,如果抗议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还有可能爆发内战。
剩下的就是看小马科斯,会如何证明此次逮捕程序的合法性。
发表评论